
对于郑板桥所创立的“板桥体”书法,对这位二百多年前的书画大师真是让人欲罢不能,他的古怪书风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至今争论不休。现在国内有那么几个人也想学郑板桥,搞一个“个体书法”来流传后世,我估计后人也一定能够记住,那就是“臭狗屎”,郑板桥不是现在有些人想学就能学得来的,因为,郑板桥从历史到将来只能有这么一个,我奉劝某些人还是有点儿自知之明吧!省省吧!别妄想了。
清代袁枚曾说:“板桥书法野孤禅也…乱爬蛇蚓,不足妃稀。”
康有为也说:“乾隆之世,巳厌旧学。冬心、板桥参用隶笔,然失则怪,此欲变而不知变者”
当然,这些都只是评论者的个人角度。
启功先生则认为板桥的书法“结体精严,笔力凝重,而运笔出之自然,点画不取矫饰”,“处处像是信手拈来的,而笔力流畅中处处有法度”。
尽管郑板桥的字有些“古怪”,但在字里行间,我们仍旧能感受到他对运笔的精准把握。
他的字极其潇洒自然,参以篆、隶、草、楷的字形,穷极变化,体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。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,赋予书法竹节之气偶有活泼调皮,偶有明媚动人,又或浪漫洒脱。
最后,我们再来看看郑板桥最经典的作品“难得糊涂”
本来,不糊涂却要装糊涂,这就很难,尤其是什么时候该糊涂,什么时候该清醒,这个方寸就不易把握。所以我们经常感叹板桥的“难得糊涂”!人生哲理在这四个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!中国深邃千年的处世哲学,这“难得糊涂”四个字包含着多少人的多少感慨、多少叹息、多少沉重、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、多少牢骚在其中啊?
书法玩儿的就是哲学,郑板桥深得此道,所以他能成为一代大家。现在书坛上有那么几个人也想玩玩此道,绞尽脑汁搞了一个“流行书风”出来想流芳百世,其不知自己肚子里没有那弯弯肚子,又怎么能够拉出那镰刀头来!